一百年前的慈禧太后做了一件事,差点斩断龙脉,影响溥仪继位_光绪_皇帝_大白
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名叫爱新觉罗·溥仪,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。然而,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,溥仪的父亲实际上与光绪皇帝是亲兄弟。慈禧太后当时由于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因天花去世,不得不召入其他的孩子进宫。慈禧看中了她的妹妹的儿子爱新觉罗·载括,这位少年后来成长为光绪皇帝。
慈禧太后性格深藏多疑,对他人充满了不信任。即使是对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,她的关系也并不融洽,与外人更是难以和谐。这样的母子关系并未因血缘而牢固,也缺乏利益上的联结,因此注定是无法长久的。后来,随着光绪皇帝成年,慈禧与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,甚至一度想要挖掘光绪皇帝父亲的祖坟。她的这种行为几乎使后来的宣统皇帝溥仪未能顺利登基。
展开剩余68%关于溥仪所提到的后宫风波,他在晚年回忆录中记录了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矛盾,这一幕引发了宫中人尽皆知的纷争。然而,如果我们仔细分析,就会发现实际的矛盾在于皇权的归属。慈禧认为光绪是她力捧而起的,现在却反对自己,令她无比愤怒。慈禧当时心中已有了罢黜光绪的计划,但却遭到了朝廷大臣的一致反对,认为随意废帝会对整个国家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。
为了平息这场风波,慈禧最终选择了妥协与折中。光绪皇帝的成年已成定局,这一现实无法改变。因此,她决定从光绪的后代入手,决意不让光绪的子孙长久掌握清朝的皇权,否则她的权威将岌岌可危。为此,慈禧请来了一位高人寻求建议。高人提出可以通过破坏光绪皇帝祖坟的风水,来阻碍其后代的皇位继承,这样就能避免皇权长存于光绪一脉。
有趣的是,光绪皇帝的父亲,也就是溥仪的祖父,葬于北京的妙高峰。虽然这里并非帝王的陵墓,但在当时百姓口中,这个地方被传颂着具有龙气,可能这也是风水师们散布的传言。当地人们分析王陵时,发现坟旁有两棵大白果树,而埋葬之处是清朝的一位王,王字上加上“白”字,构成了“皇”字。因此,传言醇亲王的后代将会出现两位皇帝,这与两棵大白果树有关。慈禧太后本身极为迷信,听闻此事后自然觉得颇有道理,于是命人砍掉了醇亲王坟旁的两棵大白果树,以此来惩罚光绪皇帝的不听话。
对此,我们作为后人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,即使这位高人所说的言论站得住脚,那么那两棵大白果树已经长成形态,照理应会有两位皇帝的出现。然而,慈禧的干预导致光绪皇帝终生不育,而溥仪的身体自小也受到宫女和太监的影响,似乎在命运的安排里就注定了。若果真将醇亲王的坟墓挖掘出来,本可能使清朝少了一位宣统皇帝,历史的变迁真是让人感叹不已。
发布于:天津市